上引水產一直是荷包充裕時的口袋名單之一。隔了好一段時間沒前往,老實說深怕水準大不如前,畢竟現在臺北隔段時間二度造訪還能不讓人失望的餐廳已經越來越少啦!這次依然選在平日下午非尖峰時間用餐,排隊時間短,師傅比較不會因為趕時間出菜導致水準落差。

01

  

先來個大集合吧!這次點的菜不多(還得留點肚子吃晚餐),不過挑了重點黑鮪魚大腹跟南方大腹來好好比較一下,當然干貝、海膽也不可少,最後再來點甘甜的玉子,中和各種生鮮的味道。

04
日本黑鮪魚大腹跟南方黑鮪魚單價較高,所以只各點了一個,視覺上當然日本勝出,看看那均勻豐富的油花啊!南方黑鮪魚當然也不錯,但品嚐了之後還是日本濃厚又入口即化的脂肪讓人回味無窮啊!(強烈建議先吃南方再吃日本,才能更嚐出不同品種黑鮪魚大腹的差別)為何都是黑鮪大腹,日本的油花就如此豐富均勻呢?或許因為日本海域靠北(不是那個意思),魚類為了保暖,肉中的脂肪含量也較高吧!

06
由於海膽用的是海苔包起的軍艦造型,為了避免海苔遇空氣潮濕,也要抓緊時間享用。上引菜單中握壽司種類雖多,但實際還是得依當日的進貨而定,這次又再度與馬糞海膽擦肩而過,希望下次有緣能相見。這次的海膽表現不俗,非常新鮮,一點腥味也無,口中全是海膽的甘甜,這才是新鮮的海膽阿!(入口時忍不住發出讚嘆~)

02
總覺得牡丹蝦是怕吃生食的大地雷,蝦子略帶黏稠的口感或許有些人不太能接受,上引的牡丹蝦不算大隻,在這次的餐點中表現中規中矩。

05
干貝口感軟中帶脆,以這價位也算表顯及格!(Check!)

03
炙燒牛肉,入口牛肉香氣與油花滋味十足,唯一小小想抱怨的是,若可以選擇一塊沒有筋的牛肉就更美味啦!(不是一般的囉唆)

07
比目魚鰭邊是我每次的必點菜,鰭邊油脂充足,口感Q脆,總讓我覺得滋味豐富美妙,只是這次的鰭邊有大有小,連上面的配料也乎多忽少,這算是某種隨機出菜嗎?

08
玉子也是握壽司必點菜,雖然明明就是個蛋燒,但卻是非常考驗技巧的一道菜,既使是正統日本師傅,也不見得能每次完整地做出紮實飽滿又帶有鬆軟的口感(分明是個帶有矛盾的奇秒形容詞),上引的玉子燒表現也屬中等偏上,不差但也還不到驚豔。

整體來說,這次的上引比之前進步了,捏壽司的技巧雖比起正統日本料理還是存在差異,但已經比上次前往時進步(欣慰啊~),醋飯品質還有進步空間,調味及口感並無幫海鮮加分,但不至於差,也就算它無功無過嘍!另外,這次用餐時發現客人入場與出場動線略有不同,用餐與結賬分開不同的出入口,這樣人流較為順暢,看來是經過經驗與思考後的改進,值得稱許。

最後,曾有朋友抱怨上引名氣大人氣旺,但CP質不佳,我倒覺得,當熟悉自身喜好及飲食習慣後,最好可以單點不要偷懶選擇套餐,畢竟套餐中總是有不是那麼想吃的食物,點了佔空間又多花錢,非明智之選啊!

arrow
arrow

    外星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