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關係最糾纏的是,厭惡著父親,企圖尋找他不愛自己的證據,卻又無法無視愛的證明。

就像傳統的台灣家庭,父親忙碌於工作,在家對妻子孩子無話可說,在四個人的餐桌上,總是只有餐具的撞擊聲搭配每一頓母親煮的飯菜。

主臥室有一個母親結婚時的嫁妝,是個五斗櫃結合大鏡子的梳妝台,面對著父母睡的那張雙人床;不知何時起,父親在斗大的梳妝鏡兩側,如同對聯班用紅筆寫下兩排字:
父親 賺錢養家
母親 相夫教子

十二個字,徹底詮釋了這個家。母親每天忙進忙出,除了照顧子女,也要滿足父親的要求。失去娘家的依靠,母親如同漂流在海中的小船,無法自主。父親的脾氣如同海上變化莫測的狂風暴雨,母親只有沈默應對。

印象中家裡總是冰冷,父親為了執行他的責任,在學校身邊兩職,為了拿兩份薪水,可以早早把買新房貸還完。我們慶幸於他的忙碌,父親不在家的日子彷彿鬆了一口氣,但我卻總記得家中的凝重氣氛,卻不記得父親不在時的自由日子。每天晚上,當時針指向10:10,父親就會準時返家,當門開啟的那一刻,我總是假裝不經意地迅速觀察他神情舉止的蛛絲馬跡,推斷他今天的喜怒。印象中只有面無表情與面露不悅,遑論何種,彩衣娛親撒嬌耍賴的招數也不曾出現,因為在父親的心中,所有事情只有”該”怎麼做,而沒有”想”怎麼做。

母親只能背著父親偶而偷偷回娘家,在母親的雙親離世之前,他們看到出嫁女兒的次數,屈指可數。從小埋怨父親對母親的方式,暗暗在心裡發誓,有朝一日也要他感受到母親的痛苦,若是出嫁,也絕不回家探望他。

父親與母親的衝突在這40多年來始終沒有消停,與其說是衝突,倒不如說是40年無限輪迴的國共戰役,強勢的父親與兵敗如山倒無言的母親。總達不到父親標準的母親,這幾年對生活完全失去動力,這一生對她來說應該極不快樂,或許對父親也一樣,才會在已過耳順之年還會在盛怒之下吐當年結婚就是被騙的這幾個字。

到底是母親太失敗,還是父親太專制?糾纏四十幾年的恩恩怨怨如同藤蔓般延伸到子女身上,學會冷漠或是引火自焚,始終回歸到一樣令人抑鬱的關係。

8/8即將到來,父親節的父親,與自己眼前的父親,只是個寫法相同,本質完全不同的詞彙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外星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