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

東區的The Lobster Bar,現代工業風的裝潢,主打波士頓龍蝦;除了一般座位區外,也有美式餐廳必備的長吧台,適合下班後來杯啤酒及龍蝦犒賞自己一下的上班族,讓人待到深夜也不擔心打烊。


沙拉  
藜麥在台灣比較少見,是一種主產於南美的穀物,營養價值高,許多人說藜麥口感類似芝麻,;沙拉中有三種生菜,搭配番茄、杏仁片、楓糖核桃,另有少許油醋沙拉醬讓人自行搭配。主角龍蝦塊拌上美乃滋,肉質Q彈,鮮味十足。只不過以這個價位來說,龍蝦的份量有點少。

龍蝦  
改採用全麥土司的三明治,取代原本的法國麵包,使用吐司口感較軟,比較合適台灣人的喜好。三明治一層鋪上煎得微脆的培根,再放上滿滿的美乃滋龍蝦塊,另一層則是抹上酪梨醬的新鮮生菜與番茄片,調味豐富且均衡;不知為何三明治中的龍蝦沒沙拉中的好,略帶點腥味,不過不明顯就是。搭配現炸的地瓜、芋頭薄片,取代一往常見的薯條(大家都知道最近馬鈴薯有點少),但可惜的是炸物出現濃濃的油味,吃起來不夠爽口。

炒蛋  
高級的松露配上炒蛋,只要食材及技巧得宜,絕對是一到讓人印象深刻的料理。The Lobster Bar的炒蛋口感輕盈軟嫩,非常成功,但可惜另外兩位主角表現失常,螃蟹給得大方,但卻是冷凍蟹管肉,導致腥味太重,冷凍海鮮易在加熱過程中出水,也容易影響炒蛋的口感。期待已久的松露,非常大方地削上五片大大的松露在炒蛋上,但...卻是一點味道也沒有啊~(完全沒味道~沒味道~沒味道~)殘念...

水果  
優格上鋪滿燕麥與果乾,再加上切塊的蘋果、藍莓、橘子、香蕉、草莓。水果大小適中很好入口,不過切得太小塊反而在視覺上不夠大氣,但整體而言是不錯的一道小點。

整體來說The Lobster Bar價位比一般西式餐廳略高一點,龍蝦,飲料部分看起來很特別,但因胃口已被龍蝦填滿,或許下回再享用。或許因為風格與地理位置使然,是許多ABC的愛店,充滿了中英夾雜及美式中文的交談聲,週末的中午前往,許多美式打扮的年輕父母帶著幼兒,如果想要有安靜悠閒的一餐,建議在平日晚間前往。

 

The Lobster Bar
(為避免店家資訊變更,懶人做法是直接附上光慌混書團)

arrow
arrow

    外星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